(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改造现有专业培养方案,打造在专业建设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又适合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是引进世界领先的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在教、学、管三个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在“统计学特色专业点”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将加强与政府统计部门、市场调查研究机构、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与联系。针对西北地区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咨询中介机构实施人才需求的问卷调查、电话调查、访问调查和座谈会调查,密切掌握并深刻领会本学科所涉及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形成有效机制,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 建设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和全新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计划。开发10门左右新课程,用新的知识载体把统计学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展结合到应用统计学特色专业的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的开发中引入欧美大学所采用的“课程负责人”制度,在课程开发方面投入资金,实施“课程组→校内专家审查→校外(包括国外)专家审查→院学术委员会通过→投入运行”的工作流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把现行的学生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应用面。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西北地区政府统计部门、市场调查研究机构、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新发展、新要求。积极引进欧美大学的一流原版教材,增加本科专业基础课的双语教学并提高质量,在研究生中开设纯英语授课的课程,特别是有关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的课程,要直接把本专业国际最高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引入研究生的课堂。积极使用教育部推荐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国内现有优秀教材。在具有针对地方应用性的课程组织编写新教材,制定并实施教材质量监控体系,新教材的编写要保证做到国内一流水平。
(3)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引进欧美著名大学、国内一流大学的教授、博士毕业生来校任教,使师资队伍具有国际视野。积极引进在本专业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统计师、经济师来校兼职讲课,使师资队伍及时了解本地实际情况。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邀请具有一定理论造诣并且优良业绩的实际工作者来校讲课。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设立一笔国际学术会议专用基金,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实行问责制,凡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其成果经会议讨论修改后最终必须发表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刊物上。
(4) 加强实践实验教学:在数据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等应用性课程中加强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学生到西北地区的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实践实习的时间安排不少于半年。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5) 升级教学基础设施:注入资金,对我院现有“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室”进行升级换代,特别是在软件建设方面,拟购置SAS、EViews等专业软件,使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达到“统计学特色专业点”的建设要求。建设一个“应用统计学教学案例库”、一个“市场调查问卷库”(Questionair Bank)和一个“应用统计学教学科研数据库”。“案例库”、“问卷库”和“数据库”的软硬件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购买“Thomas Financial DataStream Advaced”和“Bloomberg”的网络接口权限,使教学科研所使用的数据质量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平。
(6) 变革教学管理方式:彻底改变目前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教师聘任管理符合当代社会人才管理的需要,与教学、科研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能够促进、保障统计学特色专业点的建设和发展。打破现行的四年一贯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学生学籍、学分、入学、毕业管理符合快出人才、出优秀创新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