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党建工作
    • 组织机构
    • 党务公开
    • 学习实践
    • 党建动态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 管理队伍
    • 教师风采
    • 研究生导师
  • 学科建设
    • 特色专业建设
    • 精品课程
    • 教学团队
    • 双语教学
    • 教学名师
    • 成果申报
    • 资源共享课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科研平台
    • 科研成果
    • 学术交流
  • 学生工作
    • 奖助管理
    • 学生活动
    • 学子风采
    • 就业指导
  • 校友之家
    • 校友活动
    • 校友风采
  • 下载专区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机构设置
  • 党建工作
    组织机构
    党务公开
    学习实践
    党建动态
  • 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
    管理队伍
    教师风采
    研究生导师
  • 学科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
    精品课程
    教学团队
    双语教学
    教学名师
    成果申报
    资源共享课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 学生工作
    奖助管理
    学生活动
    学子风采
    就业指导
  • 校友之家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 下载专区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版)

时间:2022-06-30   作者   点击:[]

学科门类: 统计学

一级学科: 统计学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025200 统计学院)


一、学科概况

应用统计学主要研究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大量数据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 用以解决各个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主要涉及到数据分析、数据管理、统计调查等。

二、研究方向

1.大数据分析

2.管理统计分析

3.社会经济统计分析

4.数字经济统计与数字技术

三、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数值计算与建模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从事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决策咨询的高层次、应用型数据分析专门人才。通过系统学习,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开发应用的基本技能。

3、熟练掌握常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一定地数据分析编程能力。

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文献资料,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

四、学习年限及培养过程

本学科学习年限为三年。

1.总体要求:应用统计学专业硕士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设置为3年。研究生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修够规定的学分,经考核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毕业。

2.研究方法要求:熟练掌握统计分析工具,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符合学术论文规范,包含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部分。

3.科研能力要求: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讲座不少于5场次,至少参加1项科研工作,在有统计源期刊上公开发表1篇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或由导师、有关单位认可的调研报告、案例分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专业比赛获奖、专利等(按照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硕士授予标准认定)。总计1学分。

五、学分要求

研究生期间要求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选修课10学分;实践与实习环节6学分。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共30学分。必修课程2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8学分,专业核心课12学分;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0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2学分,专业选修至少8学分。课堂教学时间为三个学期(1.5年),实习基地实习实践时间6—12个月,毕业论文调查撰写可与实习实践结合进行,时间6—12个月。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必修课程要求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可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公共必修课考试成绩以60分及以上为及格,专业核心课及选修课成绩必须达到70分及以上方可申请学位。外语成绩须达到学校规定的获取硕士学位的要求。

六、阶段性学术成果要求

完成相关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比赛获奖等,完成这些成果中的一项即可。具体要求见《统计学院关于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成果认定办法》。

七、学位论文要求及过程管控

1、规范性要求

(1)应用统计硕士学生修满学分以后,必须提交具有专业学位硕士水平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与应用统计实际问题、实际数据和实际案例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应用统计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应用统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上可采用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社会调查报告、数据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调查项目设计论证方案、应用统计方法的实证研究等,原则上不鼓励写作纯理论性学术论文。

(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论文系统完整、观点明确、逻辑严谨、文字通畅、方法正确。不得抄袭他人的文字或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必须保证充裕的时间,一般至少不低于一年。

(3)学位论文应依次包括以下主要部分: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选题的依据与意义;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正文部分;结论;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数学证明、原始数据、发表论文等);致谢。

2、质量要求

(1)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能表明作者掌握了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统计应用研究的能力。

(2)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创新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体现新思想、新方法等。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能帮助或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3)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并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合格。

3、环节要求与时间安排

(1)学位论文的开题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前进行,第五学期(实践实习)结束时以预答辩形式进行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第六学期开学一个月后(每年3月底前后)进行学位论文的检测和送审。

(2)每年5月底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应用统计硕士的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应有应用统计实践领域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知识体系及课程设置

详见《应用统计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附专业阅读书目)。

九、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1.研究生在读期间应至少听满5场次学术,实行讲座登记和考核制度,每次讲座应有不少于300字的小结。

2.本专业实践安排在第四、五学期,原则上由学位点统一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也可自行寻找专业相关单位进行,时间6—12个月,须在实践结束后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报告(须附实践单位反馈意见),并经实践单位和学院导师组考核合格,共计5学分。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学院(研究院):统计学院                     学科、专业:应用统计学

研究方向:1.大数据分析 2.管理统计分析 3.社会经济统计分析4.数字经济统计与数字技术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合计

开课学期及学期学分

开课单位

备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必修

公共基础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5学分


英语

48

3

3





外语学院


学科基础课

中级宏观经济学

48

3


3




经济学院

9学分


中级计量经济学

48

3


3




统计学院


高等数理统计

48

3


3




统计学院


专业课

专业英语(应用统计)

32

2


2




统计学院

8学分


统计调查与数据采集

48

3

3





统计学院


统计数据分析方法

48

3

3





统计学院


必修环节

职业素养与论文(案例)写作指导(专业型)

16

1



1



统计学院

2学分


创新创业管理与实践

16

1



1



创新创业学院


选修

公共选修课

管理学前沿与方法

32

2



2



工商管理学院

至多

选修

3门

2-6

学分


经济社会数据分析及软件应用

32

2



2



统计学院


艺术鉴赏与实践

32

2


2




艺术学院


中外人文社科经典原著选读

32

2

2





商务传媒学院


第二外国语(俄、法、日、德)

32

2

2





外语学院


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及应用

32

2


2




统计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理论专题

16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4选1,必选

1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6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

16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与专业选修课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32

2


2




统计学院

至少选两门

4学分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32

2



2



统计学院


统计计算

32

2



2



统计学院


贝叶斯统计

32

2



2



统计学院


非参数统计

32

2



2



统计学院


质量管理统计

32

2



2



统计学院


统计预测与决策

32

2


2




统计学院


空间统计

32

2



2



统计学院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32

2



2



统计学院


生态统计

32

2



2



统计学院


高级计量经济学

48

3



3



统计学院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32

2



2



统计学院



选修环节

专业实习实践(专业学位)


5




5

实习单位

5学分



备注:研究生在确定选修课时,要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尽可能保持与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一致性。




专业阅读书目

中文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和《统计与信息论坛》等。

英文期刊: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Econometrica、Journal of Econometrics等。

专业书籍:

[1]沃尔夫•冈哈德勒,利奥波德•西马,《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杜子芳,《抽样技术及其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丹尼尔·A.鲍威斯,谢宇,《分类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第二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

[4]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第5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

[5]高铁梅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四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10

[6]吴喜之, 《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M](第四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3

[7]Murray, M. P. Econometrics: A Modern Introduction(1st edition). Addison Wesley, 2005.(原版影印由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出版)

[8]Stock, J. H. and Watson, M. W. 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3rd edition). Addison-Wesley, 2010.(原版影印由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年出版)

[9]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 2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0]于俊年.计量经济学(第 2 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 联系我们

    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电话0931-5252088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51号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