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书
 
 首页 
 申报书 
 教学队伍 
 教学大纲 
 建设基础 
 建设目标 
 建设方案 
 进度安排 
 预期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质量工程>>投资学>>申报书
申报书

 

 

填 写 说 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封面中“项目编号”一栏暂不填写。

4.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10人)

姓名

学位

技术职称

承担工作

孙晓娟

硕士

教授

课程体系构建、案例教学与实践

韩妍

博士

副教授

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与实施

王海东

博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

胡炜童

博士

副教授

精品课程建设、互动教学组织与实施

张忠杰

博士

副教授

科研基地规划与建设、学术交流实施

邓光耀

博士

副教授

双语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

郭三化

本科

副教授

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与实施

徐信元

硕士

讲师

实习规划与指导、就业规划与指导

何亚莉

硕士

讲师

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

乌日莎娜

硕士

讲师

实践基地建设、网络规划与建设

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

单位

承担工作

甘肃大众金融

服务有限公司

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学生就业指导

 

 

四、工作基础

兰州财经大学是甘肃省高校中唯一一所设置投资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具有专业基础、师资力量、办学历史和办学经验等比较优势。“立足甘肃、面向西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我校投资学专业一贯的目标。面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社会对投资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大,毕业生就业前景将会更为乐观。

投资学的专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为1994年的投资经济学专科专业,1995年的投资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建设,1998年教育部专业结构调整,投资经济学本科停止招生, 2002年的投资经济学专科亦停止招生,在此艰难的环境中,我们通过保留投资学教研室,在统计学专业中设立“统计专业投资分析方向”的方式,保留了队伍,留住了人才,并从2006年开始,根据市场的需要,结合原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情况,积极向上级管理部门申请恢复投资经济学专业,并于2007年得到批准,2008年开始设立投资学本科专业并招生。经过多年的探索,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实验设计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和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已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

(一)师资队伍建设

投资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0%;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为50%。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其中35岁以下教师3人,占30%35-45岁教师4人,占40%45岁以上教师3人,占30%。从整体的教师结构看,具有学历高、年轻化、学术梯队传承性好的特征。

(二)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平台条件充裕

课堂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教室及教学辅助设施。其中我校拥有大量多媒体教室,足够本专业理论授课所用,目前本专业所有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全部使用多媒体授课。另外,作为投资学专业课堂教学平台的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辅助设施齐全,拥有性能先进的语音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现有馆藏各类图书245万册、数字资源8042GB,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可以满足教师、学生的教学、科研及学习需要。此外,在学校提供丰富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学院还补充提供教学相关图书文献,设有专业图书资料室,并有专人负责。这些图书资料为课堂教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实践教学平台量多质高

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两部分。其中学校成立了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下设会计电算化、会计手工模拟、金融证券、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ERP、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品学等15个功能不同的实验(实训)室,总面积3500多平方米,设备总价值1490余万元。目前学院共有校外实践基地1个,这些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学院每年都多次组织学生到上述基地集中进行专业实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三)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我院于2009年、2013年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两次进行了修订,从而使其更能体现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体现了投资专业的培养特色,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投资学专业人才。投资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课外学术活动、科研、体育与社会活动等方面屡创佳绩,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五、建设目标

根据兰州财经大学“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建成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财经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我校投资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目标是:立足我院办学定位和学科建设规划,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积极推进与其它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传承和发挥我院的学科优势,秉承为甘肃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基本宗旨,将投资学打造为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特色专业。以此为指导,我校投资学专业建设的三个主要目标:

(一)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较高人文素养,合理知识结构,扎实的投资学专业理论和熟练的应用技能,具备从事投资相关业务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先进完善的教学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突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保障水平,努力形成先进的教学体系。

(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立足已有师资队伍,通过引进与培训、进修提高等手段,优化师资队伍,通过不断完善专任教师到实践部门、外聘教师到学校兼职授课的机制,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建立一支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前沿、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水平优秀的师资队伍。

 


六、建设方案

(一)学科方向建设

按照“增进融合,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建设思路,首先要凝练学科方向,特别是加强与统计学、信息工程和数量经济等学科的融合,积极吸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使其成为本专业建设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次,继续突出围绕甘肃省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不断为地方政府决策发挥智力和人才培养作用,扩大本专业在省内外的影响。

(二)师资队伍建设

1. 贯彻“起点高、少而精”的原则,重点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领军人物,并根据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继续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年青博士,为学科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2.重点培养系内有可能成为本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努力使其能在国内外拥有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而且要能带动系、所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3. 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科建设中的师资梯队建设。在我系现有中青年教师中有计划有步骤的选送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培养。

4.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在通过大力引进教师,增加教师数量,充实教学研究队伍,提升科研学术水平的同时,不断强化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要鼓励中青年教师,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去挂职、兼职、考取专业技术证书等,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双能型人才,以提高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提高投资学科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课程建设

在专业建设期间,通过加强和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协调课程内容。

1.调整课程设置,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和内容优化,提高课程促进学生对宏观经济研判的能力和对先进工具、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掌握水平。

2.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争取在这一建设期内将《投资学》等两三门主干、专业通识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将原有的一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

3.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为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除了在主干课程设计上体现培养特色外,更多的以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的形式增设选修课,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尤其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量化投资等前沿领域要通过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接触前沿,提高其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4.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紧跟投资学专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投资融资和资本运作的实际需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进一步推进开发内化教学的运用。

(四)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教材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在5年专业建设期间,我们将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使教材建设上一个新台阶。(1)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原则上选用教育部规划教材,所使用的教材适时更新,并保证所用教材为近三年出版。(2)自编特色教材。我们将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特色,编写出版专业教材。计划逐步完成《投资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教材的编写。(3)编写适用性强的实训教程。鼓励实验教师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结合企业投资活动的实际情况,编制实训教材,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投资分析、投资交易、企业融资和资本运作的能力,具有把握投资机遇的基本能力。

(五)实践教学

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建设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实验示范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支撑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加强实验教学。实验课程设置上,我们将在证券模拟实验、CPDA模拟实训的基础上,引进的更多软件,开展校内模拟投资和实战投资训练;

2.搞好专业实习教学。继续加强与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校外学生实习基地的联系,促成与海通证券兰州分公司的产业链对接,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实习内容、变换实习方式,进一步完善实习制度,明确实习目的和内容。

3.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在第二课堂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以补充课堂教学为目的,不断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开展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教学项目,在思想道德素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4.鼓励教师通过慕课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六)教学质量保障

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需要有一套完整而又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机制。在专业建设期间,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1.认真贯彻学校关于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精神,针对本专业特点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目前阶段主要是结合学院的教学督导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环节的监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配合学院加强日常教学管理,落实三查制度、通过办公室值班教师、任课教师和班级考勤,加强对学生到课情况的检查,不断改进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3.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教学质量。

4.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规范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5.重视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每年对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业务能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进行调查,为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信息反馈。

(七)科学研究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发挥跨系、跨专业、跨学科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展校地合作,联合承接纵、横向课题。继续组建跨系、跨专业、甚至跨院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更多的校级教科研创新团队。继续加大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开展科研工作,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继续鼓励教师在省内外各企业担任兼职投资顾问,在各类学会担任各种职务,提高本学科的知名度。

(八)学术交流

本专业创立时间较短,对接的国内外学术平台也较少,目前固定的只有与中国投资学会的关系,所以,在本建设期,要继续积极推进与国内其他专业平台的对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同时,争取继举办相关学术会议,提高本专业在国内的知名度。同时,积极邀请高水平的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讲座。

(九)把投资咨询与分析研究所建设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平台

投资咨询与分析研究所是隶属于学院的,以我系投资专业为基础的专业研究机构,也是本专业的一个实践平台和对接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平台,本建设期内,要将其与教师的科研团队建设相结合,补充设备,软件,充实人员,不断提高其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扩大本专业的省内影响力,提高在省内投资决策中话语权。

 

 

 

 

七、进度安排

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项较为长期的系统工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本科生培养的时间特征,可以分四年进行建设,各年的大概安排如下表:

建设内容

工作要点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

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课程计划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总结,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组建教学团队,并制定教学规划

团队的融合与规划的优化

团队的融合与规划的优化

形成固定的团队传承模式和优秀的团队教学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培训与进修

引进、培训与进修

引进、培训与进修

形成固定的交流机制

经验总结

探索,实践

实践,积累经验

逐步进行各方面的总结

集成有效经验

 

 

 

八、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

通过努力,预计在未来四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将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目前,本专业的在校本科生390人,力争3-5年内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以下目标:本科生招生规模稳中有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在校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显著增加,争取每年获学校资助课题和参与导师研究课题增加一倍,本专业学生人均发表学术论文稳步增加;学生能较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毕业生质量进一步提高,就业率稳中有升。

(二)师资队伍趋向优化

未来三至五年,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结构,安排2-3名专任教师到实践部门锻炼,培养和引进博士3名,海外培训师资3-5人,建立一支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前沿、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三)教学体系科学完善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课程体系设计合理,各类课程比例结构恰当,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形成多样化与立体式的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建设有所突破,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

(四)教学研究成果丰硕

在现有组建的教学团队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与教学开展研究工作,力争取得一批高水平、上档次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提升教学论文、论著的档次和质量。力争在本专业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出版教材3部;挖掘研究潜力,积极争取更多的高层次研究项目。加大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在全国著名教育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参与全国性教育和教学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交流论文;促进科研成果转换,提高教学水平。

(五)提升多样化实践教学平台

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型”、“校政协作型”、“社会服务型”和“全面参与型”的多样化实践教学平台,重点强化已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努力建成1个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并增加校内实践基地投入。

 

 

 

 

 

 

 

 

 

 

 

 

 

九、学校支持与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将专业建设作为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和甘肃省教育厅有关专业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兰州商学院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兰商院发[2006]170号),适时启动了我校的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工作,重点支持学校传统优势专业建设。计划通过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全面带动学校专业建设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与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建设措施

1.专业建设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各专业负责人必须具备教授职称,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创新精神,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2.专业负责人主持拟定专业建设目标,制订专业建设规划,落实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对照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验收标准,加强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保证达到专业交涉的预期目标。

3.学校加大经费、管理、硬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大力扶持和政策导向,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投身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积极性,为专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组织管理

1.专业建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期间实行滚动管理。学校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中止项目建设。三年后进行检查验收,未通过验收的,一年内可申请再次验收。验收仍不合格,将取消建设资格,并停止经费资助及有关待遇。

2.学校各二级学院具体组织实施专业建设工作,学校要求各学院要明确专业负责人,并与专业负责人签订专业建设任务书,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以此作为检查验收的依据。

(三)经费支持

1.各专业自立项建设之日起,由学校专门划拨经费资助建设。资助经费数额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分期支付,每个专业每年不少于5万元。

2.专业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建设经费;教材编写及出版资助;购置必要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支持教师进修及学术交流活动;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经费的支出等。

3.专业建设经费由学校统一拨付,各学院负责审批,教务处审核,专业负责人具体报批和使用。

 

 

 

 

 

 

 

十、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

计算根据及理由

1

教材、专著出版

9

3*3

2

发表论文版面费

3

资助教改论文版面费

3

精品课程建设

9

3*3

4

师资队伍建设

15

海外或国内访问学者

5

实验室建设

10

采购教学软件

6

教学研究

4

资助教学改革课题4个,1*4

7

图书资料建设

3

图书购买1.5万;电子图书1.5

8

学生实习资助

2

交通、伙食补助等

9

劳务费

3

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人员劳务费

10

专家鉴定费

2

特色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估鉴定

合 计

60

经费自筹项目的经费来源

学校按照11比例匹配建设经费

 

 

 

 

Copyright © 2006-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51号